4. 基本的準備材料有:
※填縫槍也可用填縫袋代替,或是拿袋子剪一角,是比較省錢的作法喔!
※小木條可在木材行購買,用來固定文化石間的縫隙,厚度以10~15mm較優。
n 文化石DIY-工法技巧這樣做
(1) 打毛壁面
若壁面是光滑表面,當文化石黏上去後,會因為附著力不夠導致滑落,因此打毛壁面則是利用龜甲網或破壞壁面的方式,使益膠泥與壁面更加緊密接合。
(2) 塗上益膠泥
a. 益膠泥加水泥調和,通常比例為 益膠泥:水泥=3:1,攪拌後會非常黏稠,若力氣不大的人可以租借電動工具較為省力喔!
b. 攪拌均勻後,利用鏝刀在壁面與文化石背面,塗上約0.1~0.2公分的厚度,其產生的波浪形狀會讓文化石與壁面更具有抓附力。
※通常益膠泥是水泥顏色,若選擇白色文化石,可以挑選白色的益膠泥喔!
※由於益膠泥塗上後風乾很快,塗抹時切記範圍不要太大。
(3) 貼上文化石
從轉角處開始,貼的順序建議由下往上,每塊文化石之間利用小木條來確保縫隙大小相同,也能撐住上方的文化石。貼上去時記得用力按壓,才能讓文化石貼附的更緊!轉角處可以購買轉角文化石,又或是將文化石裁切後,利用水泥來修飾邊角。
>> 基隆黃公館 案例介紹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3.bp.blogspot.com/-Ja1jVdd3H6A/WN4AT0DhptI/AAAAAAAABI0/fXtCZx9w8T890WGRhPB-2S5llJj3xT-sACLcB/s000/05.jpg&width=600&height=256)
(4) 填縫
貼好文化石記得先風乾,避免益膠泥內含水氣,填縫後容易脫落及變色。填縫劑可以用填縫槍或填縫袋較容易施作,然後再利用抹縫刀來修飾,將表面不均或多於的塗料去除,可利用刷子或海綿沾水輕刷,讓縫隙更為平整。
※如果不小心沾到文化石,務必盡速擦掉才不會讓填縫劑乾在文化石上。
>> 林口陳公館 案例介紹
雖然步驟看似簡單,但其實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非常多,不過施作的過程很有趣,完成後也相當有成就感呢!當然如果害怕成品不如預期,也可以找專業的師傅來施作,不僅省時省力,對於成品也能有一定的水準。依據不同顏色或種類的文化石,搭配傢俱的擺飾,就能簡單呈現出種風格的氛圍囉!
>> 點我看文化石應用